幾年前小編還在荷蘭垃圾處理公司實習的時候,曾和導師探討過一個問題:“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是否可以建到一起?”記得當時他說當然可以,但他也說很多東西不是技術問題,而是決策問題。
回國之后,偶爾跟人提起這個問題,很多人都覺得我在胡扯…誰知近日在Twitter上看一則新聞——“2 'green' plants to improve waste treatment efficiency”。打開一開,我被驚呆了——天啊,新加坡人還真的把當年小編的“天真夢”付諸實踐啊!(然后心里默默放著下邊這張圖…)
說完冷笑話,還是言歸正傳…
借著上周兩年一度的新加坡國際水周之際,新加坡的水務機構PUB和國家環境局NEA向媒體公布了這個可能是全球環保界又一標桿工程的規劃、設計和施工的競標者等細節。
新加坡政府的想法是讓位于新加坡西邊的Tuas再生水廠(Tuas Water Reclamation Plant - TWRP)和垃圾綜合處理廠(Integrated Waste Management Facility -IWMF)協同合作,實現能量自給。
如何個協同合作?譬如說垃圾處理廠通過焚燒設施產生的能量能供污水處理廠所用。反過來,經污水廠凈化的污水能夠供垃圾處理廠作冷卻用途使用。這樣一來,兩者都為對方提供所需的資源,到2027年,新加坡40%的廢物將由這兩座巨型工廠協同處理。